真空袋 是一種廣泛應用於食品行業的包裝設備,其原理是通過抽取包裝袋內的空氣,形成一個真空環境,達到保鮮和防腐的效果。這種包裝方式延長了食品的保存期限,同時還可以保持食品的營養價值和口感。
真空包裝機 主要由抽氣泵和密封機構組成。首先,將待包裝的食品放入塑料袋中,然後放置在機構上。接下來,啟動機器,抽氣泵開始抽取袋內的空氣,同時把袋口密封。當袋內壓力降低,形成真空環境後,機器會自動停止並自動密封袋口。整個過程快速而高效。
外抽式真空機 不僅應用於食品行業,還被廣泛用於醫藥、化妝品和電子產品的包裝。伴隨消費者對食品品質和衛生要求的提高,真空包裝機 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。
" ] } }
雄創藝!2024高雄獎得獎名單開獎!展覽2月10日新春登場
【今傳媒/記者李祖東報導】高雄市立美術館打造新銳藝術家的舞台,秉持擁抱多元與鼓勵創新藝術能量,舉辦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盛事之一《高雄獎》,今年共511件作品參賽,最終首獎由胡家瑜、陳彥齊、謝其軒獲獎,各類項共優選5名及入選17名,何創時書法篆刻特別獎則由段沐獲得。本屆高雄獎將在2月10日開春至4月28日於高美館4樓展覽室展出,邀請民眾探索高雄藝術創意的無限性,與新時代多樣迸發的創作展開對話。
《2024高雄獎》開獎!來自各領域的專業評審審查,在511件藝術家作品中,評選出首獎3名、優選5名、入選17名,及何創時書法篆刻特別獎1名。高雄獎首獎由胡家瑜、謝其軒與陳彥齊獲選,在5大類獎項中,優選得獎者為「書寫性暨書畫藝術」莊雁婷、「繪畫性暨版次藝術」王冠蓁、「空間性暨環境裝置藝術」謝榕蔚、「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」林沛瑤、「計畫型暨跨領域藝術」潘怡安,而何創時書藝基金會所贊助的「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」得主為段沐。
首獎胡家瑜《洪水過後有島嶼》使用木刻版畫製作,透過無文字的長卷,結合布農族傳說,展現新世代原住民擁抱自身文化的態度。謝其軒《Good morning! And in case I don’t see you, good afternoon,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》透過空間帶出感官對未知想像的多重饗宴。陳彥齊《把聲音轉小》捕捉自然界的聲音平衡歌劇的高亢聲響,試圖談論個人與社會的角力。
提供藝術家蓬勃多元的創作,高雄獎以彈性開放為理念,廣納當代藝術創作多樣性與融合精神,2024年高雄獎與時俱進,新科技與數位化創作的投件作品創歷年新高,其中「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」段沐的作品《書譜:萬物演算》,藝術家以長年的書寫經驗為基礎,透過AI機器學習模型分析,將傳統書寫透過人、機、自然景色交互詮釋,展現傳統跟創新兼具的融合。
高雄獎延續「初審分類,複審不分類」的評選機制,引領作品跨域對話;也讓入選者透過與評審相互對談,針對作品進行創作論述發表,充分展現作品內容與創作者想法,開展創作的自由度與對話,此次《2024高雄獎》投件中,繪畫性暨版次藝術類項最多達175件,其次為空間性暨裝置環境藝術110件,後為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80件,書寫性暨書畫藝術52件,計畫暨跨領域藝術32件,最終有效參賽作品451件,較2023年的378件更為提升。
《2024高雄獎》獲獎作品將為觀者打開全新視野,多件作品從日常生活與個人體悟出發創作,提供大眾親近藝術創新作品,呼應今年高美館三十周年,打造「你的美好日常」,邀請民眾農曆新春至高美館感受藝術美好,體會每位新生代藝術家的無限創意!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s://n.yam.com/Article/20240127731452
留言列表